昆曲,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学之大成的代表品种,史载“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在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宣布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昆曲被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在首批19个项目中荣登榜首。
为加强学生文化建设,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资助育人模式,拓宽资助育人渠道,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支持下和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安排下,基础医学院辅导员耶尔穆拉提老师带领学生一行七人于5月18日走进“水磨新调”新昆曲万人演唱会现场,感受了一场文化经典洗礼。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一场昆剧演出展现了传统与时代的结合。学生们也在视觉盛宴中收获了一些感想:
【印象深刻的便是昆曲与摇滚的结合,从不曾想过我们民族的传统与摇滚的碰撞竟是如此别具一格。这一次的演唱会不仅给老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更是吸引了我们这些年轻观众的关注。】
——叶丽亚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昆曲九稿。一句古诗,一段音乐,张军老师一度的哽咽,让我们看到昆曲的成长,也让我们看到昆曲人的不易。少年团,舞者,歌者,老师,学生……她们一段段精彩的表演,让我看到昆曲被更多的人认可学习,也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不忘中华文化的瑰宝。】
——董文彤
【昆曲是世界艺术中的瑰宝,但目前全球仅600余人从事昆曲的专业工作,昆曲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机,但仍有这么群人为了梦想而前进。感谢这群艺术工作者,头顶理想的彩虹,脚踏现实的大地,用每一个平凡的脚印积累起伟大的梦想】
— 辅导员老师
铭刻在那些极具民族特征的元素符号里的是植根于这片广袤土地上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创造力源泉;展现在舞台上的是艺术工作者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工匠精神,这种文化与精神也会在每位学生的心中播下种子,传播励志更多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