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恩,我的舞台

发布时间:2015-03-24 浏览量:0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胡晓瑞

指导教师  张筠妍

 

在我7岁那年,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的父亲同我母亲离异了。母亲因家庭原因,精神上长时间压抑,患上了癌症。也是从那时起,母亲一个人一路和病魔做斗争,一路含辛茹苦地独自抚育我成长。

这样的成长环境,也许在别人的眼里看来,我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孩子。但我不这么看,虽然家庭不完整,但我感受到的爱却是完整的。

“要自强、自立,要有涵养,要懂得感恩,将来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妈妈经常态度认真地对我教导。懵懵懂懂的我,望着妈妈疲倦的背影,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会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不要让妈妈再艰辛苦撑,我想看见妈妈发自心底欣慰的笑脸。

还记得那是在我读小学两年级的时候,偶然参加了《走进京剧》的拍摄,得此机缘,我接触了京剧。自此,我对这门古老艺术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常常在电视机前,忘记时间似的痴迷于婉转悠扬的唱腔,优美协调的身段,以及琳琅满目的戏服行头。家里穿衣镜前的窄地成了我的迷你“练功房”,我把电视里看到的动作一遍一遍的对镜揣摩,俨然成了一个京剧的小票友。我渴望着舞台,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站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表演京剧。

2007年,当妈妈看见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招生简章时,便征求我的意见,我一连声说了好几个“愿意”。于是,妈妈毫不犹豫地给我报了名。凭借一段看电视自学的《贵妃醉酒》,以及文化课笔试名列前茅的成绩,我荣幸地被录取了,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戏曲学校的录取资格。我正为此激动蹦跳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妈妈的脸上那难掩的苦涩表情,我瞬时想到了家庭的困境,艺术专业学校的学费很高,而妈妈由于身体原因提前退休,又要治病又要供我上学,经济状况很不乐观。想到这,我低垂下头,犹豫了很久还是懂事的对妈妈说“放弃吧”。

但妈妈不忍心让我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第二天就跑去学校找校方老师进行咨询。至今想来,当时校方老师的回答都令人感到相当的惊讶——这个专业可以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学费可免,非毕业年级每个月还有150元的国家助学金补贴,并且学校考虑到练功学生的身体需求还免费提供一顿午餐呢。一席话让我们欣喜无比,对于像我这样的家庭来说仿佛是久旱逢甘霖。我终于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追寻梦想了,我再也不用给我那贫寒的家庭添加压力了。多么不易啊!那一瞬间,我仿佛看见了不曾见过的曙光,激动的喜悦,久久撼动着我的心。我会带着这份关爱坚持走下去,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进校后,我发现身边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在专业老师门下学了好多年的京剧表演了,而我还是白纸一张。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赶上她们,既然跨入专业学校的大门,我就不再是那个电视机前随性玩玩的业余小票友了。

每天早功前,我总是比别人早起,先去喊嗓;晚功前,也一个人早到练功房,先去背戏。我与其他的孩子不同,这份被改写的命运,只有我知道是多么珍贵难得,那股燃烧在胸膛的感恩之情,在期盼妈妈欣慰的笑脸之后,又悄悄承担起另一份报恩的责任。

我始终相信,每个幸运者总会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遇见不同的“贵人”,我的第一个“贵人”就是国家的资助政策;而在我学习梅派青衣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也幸运地遇见了我的第二个“贵人”——田恩荣校长。田老师是那种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潜质的导师,他谦和善良,把京剧看做毕生的事业,对于京剧研究的态度也让不少人为之钦佩,就是这样一位老师,沟通了学校领导和我当时的主教老师,提出我发音是用脑后音,根据我的个人条件,认为我更适合学习程派青衣,于是,我在学业上出现了一次重大转机,成为了著名程派表演艺术家钟荣老师的学生,也就是说,我成为了程派京剧的后辈传人,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钟荣老师常对我说:“田校长是你的伯乐。你有今天全靠田校长的推荐,要没有田校长我也不认识你,又怎么会教你呢?所以你长大以后一定不能忘记他。”其实,何尝是田校长,钟老师的恩情我又怎能不深深记牢?如果说,京剧让我由喜爱走上专业学习的道路;而程派艺术,则让我由喜爱上升到痴迷。

程砚秋先生创立的程派艺术,博大精深。尤其是脍炙人口的“程腔”,被认为在旦行中首屈一指。程腔要求以字行腔,必然讲究四声不倒、五音分明的规范;以气催声,方能实现柔中带刚、婉转多姿的境界。程派艺术宏大深邃,我正是在学校领导们的关心下,主教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渐渐步入这博雅殿堂的,并初步取得了一些学习成果,而这些成果却在不知不觉间,迸发出越来越宽广照耀的光芒。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走到了今天。

“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纪念奖”、“第十五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专业组金花奖”、“中国京剧基金会奖学金”、“上海市叔蘋奖学金”、“上海文艺人才基金学生奖”等证书摆满了我的课桌,翻过这一张张证书,六年来的戏校生活情景,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展开,在取得的荣誉背后,有取得成绩的欢笑,有付出艰辛的汗水。

而在今年的4月,我又有幸获得了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之一“上海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奖学金”一等奖。

手,翻到这里不由得停下了。一本本证书包含了我练功时的辛勤与汗水,流露出母亲教养的艰辛与深情,凝聚着老师们的智慧与鞭策,投射出社会关爱的善意与期待。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能够为身边的人和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珍惜为社会尽一份力的机会,我认为感恩不必等到成功时才开始,不必等到很有钱才开始。所以每次接到下社区演出任务的时候我都特别兴奋,因为我又有机会用所学去回报社会了。

在我的心里,“感恩”这个词格外圣洁,因为,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业上,值得我感恩的有太多太多。昨天的我,有幸享受到国家学生资助的帮困政策;明天的我,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为成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能为社会奉献的演员而奋斗。

    为了报答恩师们的辛劳付出,为了妈妈的笑脸能一直绽放下去,为了回馈国家对我命运的恩情,我将带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毅然决然的走下去,走向未来的人生,走向更大的舞台。

上海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86-21-64829191 地址:徐汇区冠生园路401号
南京君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4
沪ICP备11012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