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总是一个充满梦的年纪。有梦的青春是多彩的,圆梦的青春是绚烂的,梦的实现如花开、如月明、如日出云开,令人神往。
关于梦想,马云说:“梦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确,在经过他自身的不断努力、再努力的创业奋斗,虽受挫颇多,但天命之年的他收获到了自己的成功。“最帅老人”王德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曾停歇,终在古稀之年他那“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高境界,成就了其人生事业的巅峰。生活中有治世、平天下的宏伟大梦,也有修身、齐家的美满小梦,每一个为了梦想的倾注一生、不懈奋斗的主人公们,都将成为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
在追梦道路上无论遭遇何种难题,这一路披荆斩棘,逐梦的过程依旧是值得重视与回味。古有匡衡凿壁偷光、陈平忍辱苦读书,而今马云的多年积淀、王德顺老人的30年如一日,无不彰显着追梦的不易与难忘。有梦的青春是多彩的,对于已然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们,现在的努力不正是在自己青春的战场上为了梦想、挥洒热情么?所以有梦,我们倾心于其;追梦,我们无处不在。
圆梦的青春是绚烂的。在追梦的路上,我们不会孤单,每个人总会拥有许多祝你圆梦的力量,会是家人、会是朋友,也会是你所处于的这个时代。马云的梦圆,除其非凡的企业家风范外,亦可归功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关于互联网的扶持政策。而王德顺的温馨小梦,亦得益于和谐社会所提供的文化氛围与媒介平台。而对于身为学生的我们,学校的扶持与关注,是物质与精神上对给我们的激励与帮扶——“公益助学金”便是校园关怀的一个化身,在助力学子梦圆青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梦想,王健林曾说,“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挣一个亿”,且不管关于此事网络上各方的舆论,于我而言,领会精神,这是一种激励。我的青春,我的学术梦之旅,便从一个小目标开始,比如先写一篇学术论文。而在学习方面我也更多的期望自己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借助研究生的平台,最终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为此我整装待发。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独立自主成为一种必然的常态,是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各方面的独立,而这全方位的独立无疑最需要的是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在面对生活的花费这一基本需求问题上,外出兼职与沉心学习这两者的选择多令人苦恼,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率。
然而,自步入工程大校园,开始研究生生活以来,学校较为健全的资助体系,以及丰富多样的奖助学金设置,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校园生活中因生活费短缺所带来的各种困扰。学校为支持硕士研究生更好的完成学业,面向全校研究生提供了诸如,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等奖助项目。研究生生活伊始,我便陆续接收到了来自学校学业二等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研究生助学金等多种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在满足了生活需要的同时,更为自己投身于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保证了充分的时间与精力。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已拥有了两篇学术论文亟待刊发。与此同时,为期一年的勤工助学岗位工作,促使了学习与生活的劳逸结合,使我锻炼了为人处事的能力并收获了老师的认可与好评。不管是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助学岗位上的工作领域,我所取得的成就与学校的资助帮扶密不可分。
当面临机会成本的选择困境时,很是感恩有来自学校的资金资助与支持,让我可以静下心来、坚持梦想,并为之努力。而作为受助者的我,通过一年的学习,充分高效地利用每一分助学资金,努力学习,将其转化为成倍于原始价值的丰硕的产出。
非常感谢学校在学生学业与生活上的关心与资助,让我们可以以梦为马,不不负韶华。希望在剩余的研究生生活之中,结合自身努力,继续书写自己青春的华章,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