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个多么纯洁、多么美好、多么阳光的词语。它或许如栀子一样,纯洁简单,却又散发淡淡幽香;或许像玫瑰一样,鲜红灿烂,偶尔也会刺伤别人;但大多都如青叶一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与阳光。然而,青春似乎并非这么单调,它其实是彩色的。因为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旅途上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坎坷、挫折,只是没有人在青春这段路上选择放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的豪情与壮志,“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还复来”蕴藏的领悟与信心,都是青春的写照。因此,尽管青春路上会遭遇挫折,遭遇坎坷,遭遇失败,都不能失去活力和希望,要始终相信总会有一轮太阳在照耀着你,帮助你茁壮成长。曾经我一直认为自己的青春是灰色的,以至于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信心和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后来我终于看到了那一轮太阳,那么温暖,照亮我追求梦想的道路。
我出生在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群山环绕,四季怡人。我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村人,母亲小时候因患急性脑膜炎加上失治误治而导致智力障碍和耳聋,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只认识“大、中、小、上、下”和“1-10”几个数字,随着年龄的增长,连母亲的精神都出现了障碍,现在或许连字都不认识了吧;父亲是一个朴实忠厚的农民,每天勤勤恳恳的干活养家,其实父亲的头脑很聪明,最喜欢和我“吹嘘”他小时候数学成绩是全班第一,但是因为家境贫困,他又是家里的长兄,所以小学没毕业就回家帮忙干活挣工分了。记忆中小时候父亲常对我说的话是:“你要好好读书,现在条件多好,我们以前想读书都没有机会,如果当年我也能向你现在一样,那现在我就不是在这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于是,我非常努力的读书,立志长大做一个医生或科学家,尽管我知道自己的智商不高,但我不能让父亲失望。
读初中的时候,疼爱我的外婆生病了,四处求医问药都没有结果,整日被病魔缠身。我清晰的记得外婆是在我读高一那年元旦的前一夜离开的,连新年都没来得及过,元旦那夜我几乎哭晕在外婆的灵堂,因为外婆是带着病痛离开的。从那时起,我更加坚定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发誓要好好学习,高中毕业后要去最好的学校学医。二零零九年我如愿考入了湖北中医药大学,虽然不是最好的医学院校,却是湖北最好的中医院校。入学后,通过老师的医学启蒙,我对医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只是一想到医学本科要读五年,而且学费是高中时的好几倍,我有那么一瞬间想放弃。后来,在学校勤工助学部门的帮助下,我成功获得了一份勤工助学工作,这份工作让我灰色的天空有了一丝阳光,但是任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勤工助学固然很好,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还能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可是作为学生,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尤其是对一个医学生来说,基础知识不掌握牢固,以后进入临床怎么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家的助学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学校、老师、同学对我家庭情况的认定和对我学习成绩的肯定,让我有幸成为国家助学金的获得者之一。国家的助学政策就是那一轮太阳,照亮了我追求梦想的道路,也温暖了所有贫困学子及其亲人的心田。国家助学金不仅改变了我的经济状况,振奋了我的精神,还修正了我的价值观,让我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身于学习之中,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信心满满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在国家助学金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还考上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继续深造。然而就在去年八月份,不幸再一次降临我家,父亲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身体多处骨折。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听到他痛苦的呻吟,我觉得自己好无助,所有的压力扑面而来,我问自己:“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我有能力撑起来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在我无能为力的时候,学校了解到了我的的家庭情况,给予我一个“‘聚德’助学金”的名额。这笔助学金,给了我读书期间的又一次温暖,让我看到人生更加美丽的色彩;这笔助学金,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体会到生命不是没有希望的,感觉到这个世界充满了爱;这笔助学金,给我创造继续追逐梦想的机会,照亮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带着一份温暖和帮助一直走下去。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间,我的硕士求学生涯即将结束。在这临近毕业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最主要的就是撰写毕业论文,今天写到了致谢部分。回忆之前的求学历程,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我想我最想感谢的是助学金政策,它是我青春旅途上最耀眼的阳光,不仅温暖了我,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而且圆梦我的求学路,助我成长,助我飞翔。看着窗外在温暖的阳光中自由绽放的蔷薇花,我不知不觉地戴上耳机听起了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