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青春之梦想,感奋发之伟力---上海海洋大学---谢娟娟

发布时间:2017-10-10 浏览量:0

青春,如北斗七星,指明方向;青春,如一首小诗,清新淡雅;在青春的路上,虽偶尔荆棘坎坷,但青春助我圆梦!

——题记

又是一年凤凰花开的毕业季,看着校园图书馆门前飞扬的学士帽,一张张灿烂纯真的笑脸,一声声手机、相机的“咔嚓”声,看着当前美好情景的学长学姐们,我只能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啊……

我是上海市第一批通过春考考进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1640个名额的其中之一。记得当时得知自己考上的那一刻,那种无以言表的心情,那种难以置信的喜悦现在还浮现在我的眼前。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沉淀,喜悦终将褪去,剩下的,就是面对高额学费的忧愁。当时想要报考上海海洋大学的爱恩学院,一是向往爱恩学院国际化的教育,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二是倾心于上海海洋大学校园里的美丽风景。当时我和奶奶说:“奶奶,我想报考这个学校,可是学费比较贵,15000一年……”,我的声音越说越小,可没想到,奶奶却斩钉截铁地说:“没事,只要你喜欢,尽力去考,学费贵,家里砸锅卖铁也会支持你!”我当时噗嗤一下笑了出来:“砸锅卖铁,奶奶,咱们家是有多可怜呀?”奶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我知道,只要我喜欢的,奶奶就会义无反顾地支持我去做。就这样,我如愿考上了。

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和随之而来的资助手册后,我的担心降低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资助政策,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等等,都可以减轻学费的负担。当时,我心里的想法是:不想获助学金,我要争奖学金。从春考到大学正式开学,我有八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我开始做兼职,赚学费。通过打工,在公司实习,做家教,开学时,我可以为自己的学费承担三分之一。那是我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里分担经济压力,为自己的学费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还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那时我很自豪,我已经18岁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共同分担经济的压力。

刚刚进入大学,我有些不适应。因为自己贫困生的身份,我自卑过一段时间。后来,当我慢慢沉下心来,把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那些曾经念念不忘纠结到打结的东西,早已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云淡风轻。大一的第一学期,我获得了学校的二等奖学金,除奖金外,我认为这也是对我学习上的认可,我喜出望外。当我得知自己还是学院唯一一个中华慈善基金的资助者时,除感激外,我还是有些小自卑。后来听过上海电视台主持人臧熹的一席话,让我明白,作为受助大学生,其实无需自卑,这是来自于国家、社会对需要资助的大学生群体的一种关心。这是一种善意的帮助,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接受别人的帮助,不是说明你不行,而是帮助你度过难关,让你将来变得越来越好。如果真的感激的话,今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为社会,也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对我而言,是大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之后,当我接受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时,我心怀感恩但不再自卑。是的,目前的我确实需要帮助,我不再否认这点;接受善意的帮助,等将来再进行回报,这也是一种能力。

大一的下学期,我开始全面提升自己。学校内是中西教育的结合,在吸纳这种教育的同时,我也为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民族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感到自豪。书法、国画、茶道、古筝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除了学习专业课知识以外,我开始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慢慢发展并且培养自己的兴趣。我加入了学校播音主持团和校辩论队。播音主持团培养了我对现场的掌控力。而加入校辩论队则是我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遇到各种各样新颖有趣的辩题,和队友一起查资料,思考攻辩思路及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碰撞出奇妙的思维火花。赛前队友间的磨合培养了我团队协作能力;赛中的激烈辩论培养了我的思辨能力。平时看似不起眼的问题,细细想来,也有值得考究之处。一路辩论着,我参加了2016年上海政法学院分会场举办的大学生法治交流赛与华东理工大学举办的华理杯辩论赛。比赛总有输赢,但在过程中,却收获良多。校外,我学习了对外汉语教学,通过考试,获得了国际注册高级汉语教师资格证。证书只是证明你具备一定教学资格,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中涉猎了许多传统中国文化,让我有所收获与成长。在考取证书的过程中,我时间管理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初始时,学校内的学习任务和对外汉语学习相冲突,我从应接不暇到焦头烂额,再到提高效率后的应对自如,这种内在的提升不仅让我觉得生活很丰富充实,更让我觉得享受。

在思想上,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得益于家庭环境对我的耳濡目染。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参加了中级党校的学习,现在高级党校结业。通过上党课,听党史,到红色基地去参观实践,我懂得了党员是一个伴随终生的烙印,它不会随着党校的结业而结束,而是将贯穿在整个生命长河中的。今后的路还很长,我还需要不断磨砺自己,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坚持下去。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与各种志愿者服务:环校跑志愿者、学院毕业典礼志愿者、献血志愿者、学雷锋志愿者等,都能看到我活跃的身影。我觉得志愿服务很有意义,即使做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三国刘备文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现在的我即将步入大三,曾获得一次学校一等人民奖学金,两次学校二等人民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荣获过校内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和优秀团干的称号。这些奖项和荣誉都是对我能力的一种肯定,但都已经是过去式。青春不像外表光鲜亮丽的花朵,而更像青草从泥里钻出来,生机勃发,富有向上进取的爆发力。在此我也想真诚地感谢我的母校上海海洋大学和我所在的爱恩学院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更感谢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终身发展的机会!为青春起航,为祖国歌唱!

学士帽一直在飞扬,笑脸依然在洋溢,镜头的焦距一直在缩进伸出,镜头前的学子一批又一批,在人生的一段旅途中到达终点,停留休息后又将奔赴另一段旅程。无论如何,即使各奔东西,也愿他们前程似锦。镜头定格下的照片,记录的是他们的青春;这篇不成熟的文章,记录的是我的青春。梦想不会太远,只要努力实现。

 

 


上海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86-21-64829191 地址:徐汇区冠生园路401号
南京君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4
沪ICP备11012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