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要一双抹泪的手,你却给了我整个温暖的怀抱。我把你的这份爱延续到他身上,并想亲口向你说声:“谢谢”。
你
走进师大,我以你为荣。你如天使一般,给我带来了幸运。
2015年夏,你,上师大,给我寄来了录取通知书。我难抑激动的心情,拿起那把“灰黑色”,听说是母亲出嫁时顺带过来的剪刀,从信封边缘一角将它剪开。剪开那一瞬,纸香味扑面而来,木屋子好像有了读书人的气息。从里边取出的是一份红色的录取通知书;一份代表着一个十八岁农村青年付出了十二年泪与汗的通知书;一份凝结了一个十八岁农村青年的满腔热血的通知书。犹清晰记得,通知书的右下方盖着醒目的师大印章,正中间的标准四号楷书写明我已是师大的一员;下方偏左位置印着精美的师大logo,勾起了我对大学的无限向往与憧憬。我们全家人都笑了,笑得像秋日的石榴一般,一家子似乎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了!
我仔细翻看了信封,注意到里边有一本方形的小册子。这小册子啊,印有各种各样关于你的图片和文字。在小册子的靠后边上,我发现你细心地为贫困学子准备了各种关于补助的详细资料。最先进入视野的是第十八页上方仿宋加粗字体的“绿色通道”,我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生怕漏过一点点信息;紧挨着在下面的是加了方框的“学费减免”的申请条件;页面后背是各种奖助学金政策的介绍。我顿时欣喜若狂,急忙将这一切告知父母亲。在老家被蜘蛛网查封了的木板楼顶下,挂着一盏年前新换的白炽灯,透过昏黄的灯光,我惊奇地发现父母亲微紧的眉头在那一刻舒缓了,脸上露出了往日不曾见过的淳朴笑容。因为我方才看得出,一开始父母亲笑得很勉强。
于是,一个渴望求知的青年,背着沉重的肩包,拖着老旧的行李箱,在8月下旬的一个夜里,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告别村庄,告别了眼角早已湿润了的父母亲,踏上了驶往你的方向的绿皮火车,向你奔去,因为你是另一个家!
我
融入师大,我编织着青春的梦想。我一一探寻小册子图片上的地方,风景好美好美;图片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起初的日子总是孤苦无依的。我和父母亲时常进行着通话联系,一般接电话的是母亲,母亲先跟我进行一大番嘱咐,父亲再接过电话,聊两三句便罢了。这样一来,日子也就不那么孤单了。我请父母亲放心,儿子已经成年,儿子一切都好。
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是妙不可言的,是需要细嚼慢咽品味的。沿着“绿色通道”,最难熬的一段日子总算是度过了,我正在走上坡路,走过去,肯定会有所收获的。我积极融入到大集体当中,参加勤工俭学,一份耕耘,必有一份收获,我铭记于心;进行社团应聘,明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勇于尝试也是值得的;担任班干部,尤其是生活委员,可不是件好差事,但能为同学们做点事,便能让我开心好一阵子。我始终坚信,成功是所有努力的总和,越是身处逆境,我越是要逆流而上,更要脚踏实地,不能虚度光阴,不能碌碌无为,更不能一味抱怨,让自己埋没。我们青年一代的人啊,都是要活出内容的,有个事做才充实;活出点自己的内容总是有好处的,活出了内容,便活出了自我价值,活出了生命的璀璨光芒!
看似千万人的城市,其实是一个人的魔都。经过一路的磕磕绊绊,初到时的惶恐和迷茫已渐渐褪去。尽管路还很长,远方无尽头,但我心中,已然有了远方的模样。
他
走出师大,我认识了他。他,或是一群烂漫天真的孩子;或是杖朝之年的老人;或是陌生的匆匆赶路人。
他,是我做志愿者时认识的。来师大已一年有余,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一年以来,我参加了许许多多的志愿者活动。在蒲公英小学,农民工的孩子们纯真笑容仍在我脑海中浮现,他们年小的梦想就像美丽的蒲公英一样游离在这座城市的上空。期待有一天,他们的梦想也能在这座城市里生根发芽,蔓延生长,给这座城市添加一抹新绿。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临走时,一个小女孩追到校门口,仰着小脸,睁着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略有些不舍地问我:“哥哥,你什么时候还会再来?”我注视着她答道:“下次吧。”可下次是什么时候啊?我想,只要有这样一份心,我还会重新去这所小学的;在敬老院,年迈的老人们严重缺乏亲人们的关怀,表演小品能给老人们带去短暂的欢乐,歌唱是能为老人们抚慰心灵的,我与老人们挥手告别时,他们一言不语却道尽了心酸,也道尽了岁月,令人如此动容;在公园,在汽车站,在火车站,人山人海,人流如织,我常常作为志愿者为陌生的旅客指引方向。若要问我为什么,想去做便是了。
故事还尚未结束,肖楚女曾说:“要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我想继续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带给他快乐,带给他知识,给予他鼓励,给予他信心,给予他们我真诚的爱。我庆幸自己一路走来从未放弃过,曾经的苦,现在的涩,终将变成未来的甜。
上师大,我想对你说:“谢谢你,在这个陌生的都市,现在的我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并努力成为你的骄傲!”因为你的投之以桃,我便想报之以李;我还想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将你的爱延续到他人身上。
于是,你和我,还有他,便联系在了一起,将爱一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