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毕业季,致母校---上海音乐学院---古丽给依娜·巴合提别克

发布时间:2017-10-10 浏览量:0

五月,穿越季节的手卷,一段素年,流隙在别离的季节,一抹难舍,一份感恩——致毕业季,致母校。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在上音,我已待了五年,时间的流波潋滟了心中的涟漪。穿尘而来的惋惜,弹拔如丝的心弦,岁月的逼近,让我们不得不跟过去告别了,割舍那些与大四学子相处的记忆,忘记那些一起追逐过的青春脚步,踩着梦中的青石板,踏过光阴的每一片青苔,洞悉苍穹过往的云烟,守候淡淡的感伤,挥手惜别,感恩母校上音。

  在这个盛情的毕业季里,谁曾从谁的青春里走过,留下了笑靥?谁曾在谁的花季里停留,温暖了思念?谁又从谁的雨季里消失,泛起了眼泪?殷红的落英,铺满了毕业季的欣喜与忧伤。

  一位哲人写道“母校有一点不同于母亲,母亲是会衰老的,而母校却永远年青”,这话是不错的,一直以来,我在寻找,“母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字眼,难道她就是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是我们学习和生活几年,最终让我们收获成长和成熟的地方吗?显然,这个答案是很肤浅的。

  “母校”,我想,她最起码是一个厚重的字眼吧!她的厚重,不仅仅在于那简单的几面高墙、无数的校舍、庞大的师资力量----这一切有形的财富。更在于她如母亲般的胸怀,始终在接纳、包容着我们的缺点;更在于她像母亲一样的温婉,始终向我们传递着温暖和关怀;更在于她有同母亲一般的辛劳,始终保持一种精神,执着开垦着我们这一块块形状各异、养料不足的土地,直到他们整齐、肥沃。是的,她之所以堪称“母校”,更在于她带给千千万万学子的无形的财富。我一直在心中窃喜: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啊!相逢自是有缘,因为有缘,我千里而至;钟情千年,因为千年,我矢志不渝!

回想五年以来,我最不能忘却的就是那一个个辛苦劳累的身影,我所敬爱的老师们,还记得刚来上海入学后的军训,我因为不适应气候,产生晕氧反应,军训老师特意嘱咐我不能太累,要多休息,校医更是对我照顾有加,同学们一空下来便和我聊天送来零食,和我讲军训中的趣事,那时的我心里满满都是感动;2013年我在返沪读书的途中意外出车祸造成粉碎性骨折导致因病休学一年,一直住在医院养伤,我们班同学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向我表达了想念之情,希望我能够早日康复,早日回归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在我们系系领导及辅导员马杰老师和班团支书和心理委员的组织和的协助下,系部也开展了“春风行动”慈善募捐活动向我捐款,您们知道躺在床上的我别提有多感动了,恨不得可以马上回到学校拥抱我这些可爱的同学和老师们;还有,每年回家的时候辅导员马杰老师都会关心的问我回家的车票买好了没有,老师知道我家里条件比较困难,三个孩子上学,父亲也去世很早,都会关切的提醒我记得带好申请助学金的材料,只要有一些补助的费用都会让我去申请,这几年来我受到很多学校和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能让我可以少一些为生活的担忧,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还有去年我因为声带小结无法继续唱歌,内心无比难过,系里的吴京科老师更是亲自为我每周做两到三次的声带恢复发声练习,不收我任何费用,要知道如果是外面的歌唱者做这样的恢复训练那费用可是很高的,而且他还不断的鼓励我,让我重拾自信,我真的是感觉自己无比幸运和幸福。

记忆的浪花依旧在脑海中不停地翻滚,“和毅庄诚”的校训一直刻在我们的心底,离别一幕固然凄美,但我们要从中明白:几年后的我们,同样会上演如今的剧情,剧本是我们自己编写的人生之作,导演和制片人都是我们自己,我们要知道:每个生命的背后,都有它的悲哀和喜悦。我们能做的,只是珍惜现在的时光,坚强的活下去,空闲时分,请记得去图书馆多看些书,长点知识总是最重要的,不要做个花瓶,要做一个有知识,有素养,有文化的青年人。以后的日子,要学会体谅别人,学会换位思考,尊重每一个人。

母校啊!此时此刻,我该如何表达我对您的感恩?怎样的词汇,怎样的表达,怎样的心情加以诠释,简单的“谢”字,根本不足以配饰我心中对您的爱意。我依恋您、崇敬您,在我眼里,您,云卷云舒甚是唯美。写满回忆的信笺,开成花海,落寞在这个毕业季。步履空寂的踏在时间的回廊,弹响阳光的丝弦,我们都是被时间拾曳的竹笛,心中有着万千感恩的澎湃和思念,谱写别离的乐曲,挥手转身的上海音乐学院,离别的学子会将你的名字刻于嫩叶上,思念在叶脉中流淌,朝着无尽的深邃,流向那个有梦的远方。感恩这些年来给我的温暖怀抱,由衷的对所有温暖的老师同学说声,谢谢你们。


上海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86-21-64829191 地址:徐汇区冠生园路401号
南京君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4
沪ICP备11012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