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丁树华
指导教师 孙曰红
人间的四月天格外美丽,桃花、杏花、樱花,还有油菜花竞相开放。漫步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吮吸着大自然的芬芳香味,观望着来去匆匆的过往行人,感觉自己恍惚在梦境中。是的,一年前的我,这一切对于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若不是国家助学政策的资助,若不是无数好心人的帮助,今天的我,又将以何种状态出现呢?
我叫丁树华,是一个来自四川省大山深处的孩子。山外的人可能永远无法想象山里人的贫穷,也永远无法懂得山里人们的愿望。我们是多么渴望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可是要走出大山,谈何容易?除了读书,别无他法。而想读书,也非易事。学校条件有限,家里一贫如洗。祖祖辈辈的人都想摆脱贫穷,却只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劳碌无为。
我的童年是在苦涩中开始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向来体弱多病,隔三差五吃药打针。爷爷在我五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家里的积蓄都拿去为他看病,才得以保住爷爷的性命。那年,家里本来是准备盖房子的,可爷爷的病花光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盖房子的事只能暂时搁置。全家四口人还是挤在一间50平米的小房子里。每逢下雨,屋里就开始奏起交响乐,滴滴答答,全家人笼罩在一片潮湿的气氛中。父亲是个很要强的人,他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家人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他决定拼命打工,尽快盖几间像样的房子。他到工地上,一个人干起三个人的活儿,再苦再累都咬牙坚持。
可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在一次工地干活时,由于过度劳累,不幸从三楼摔下,性命保住了,可落下了脚残的毛病。对于我们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这无疑又是雪上加霜。我很想替父亲承担点什么,可那时的我才刚8岁,一个8岁的孩子,又能做些什么呢?父亲似乎看出我的心思,他安慰我道:“孩子,难为你了。家里的事你不要担心,我会有办法的。你只要好好读书就好。”在家休养几天,父亲又外出干活儿了。他起早贪黑,坚强地靠着一只脚,撑起整个家。
在父亲的努力下,家里房子终于盖起来了,家里日子也稍微有些好转。我憧憬着能顺利读完初中三年的课程。有一天,父亲像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脸色苍白,脚疼得厉害。我赶忙扶着父亲,前往村里的小诊所。医生检查说,父亲的脚上次受伤,由于只是简单的包扎,没有进行消炎和进一步检查,致使伤口化脓,肌肉坏死,需要到县里医院去做手术。这下,全家人又一下陷入绝望中。好在村委和亲戚的帮助下,凑够了手术费,父亲得以手术。手术后,父亲不能干重活了,家里也欠下很多外债。
看着父母无助的眼神,我决定要用自己的肩膀替父母撑起一片天。我想放弃我心爱的学业。那天,我跑到田里哭了一下午,尽管有万般不舍,但一想到父亲那无助的眼神,我就坚定了弃学打工的念头。我把我的决定告诉父母,他们坚决反对,我知道他们是在心疼我,可家里的状况实在没有让我有选择的余地。我是铁了心了。第二天我去学校找班主任,把我的事情告诉他。班主任听完后,轻拍我的头说:“孩子,你家的情况其实我是了解的。我也早就想帮助你。你这几天继续来上学,以后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听了班主任的话,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一直以来,由于家庭的原因,我的内心非常自卑。在学校里,我也不太愿意和老师和同学交流。我总感觉他们看不起我,更不会帮助我。没想到,班主任对我家的情况很是了解,他已向学校多次反映过我的情况,还答应替我想办法。我的内心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过了几天,班主任来家访,还领来一位年轻哥哥。听班主任说,这位哥哥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叫“山那边”的群。群里汇集了很多爱心人士,他们在网上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家境贫穷又好学上进的学生,并给予这些学生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这次班主任把我家的情况在群里说了一下,没想到第二天这位负责人就专程赶过来,了解情况。这位哥哥告诉我说,他家曾经也很困难,他也在爱心人的资助下才完成学业。所以他现在成立了这个爱心群,目的是帮助更多的人。他希望我好好读书,将来能回报社会。在这个群里好心人的资助下,我可以继续我的学业。我每月定时收到生活费。隔段时间,他们还打来电话了解我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那时,我内心像吃了蜜一样甜。我想,多少人和我一样,家里一贫如洗,心里怀揣梦想,却无法改变命运。可又有几个像我这样幸运的人呢!真的好感谢这些天各一方、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啊!
初中毕业后,我本以为我的求学路结束了,要开始用自己的双手,挑起家庭的重担了。没想到,幸运之神又一次降临到我头上。夏日的一天,正当我在工地干活时,一个电话再次改变了我的命运。班主任告诉我,上海市有一个“思麦基金会”,联合了上海的几所学校,到四川招生。如被录取,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另外学费和生活费还有减免。听了班主任的话,我喜极而泣。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这些穷山沟的孩子依然被国家惦记。
临行前几天,我喜忧参半。要去上海读书,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可我担心这一走,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和多病的父母。他们一个帮手也没有,怎么办呢?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告诉我,前几天,村委会来我家,已经帮我家申请低保,以后每个月可以领到几百元的低保金。还帮爸爸找了一份看大门的轻松差事,这样家里的经济不成问题了。这时,我的内心才变得轻松一些。出发那天,爸爸又一遍叮嘱我,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重返校园。我到那里一定得好好学习,不能对不起国家,对不起那些曾帮助过我的无数好心人。我牢记父亲朴实的话语,带着我的梦想,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列车。
初来上海,面对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看着别人玩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穿着名牌衣服,谈论着各种新鲜生活。我们这些山里来的孩子突然手足无措,感觉自己像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内心多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和自卑。老师们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们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我们国家从2007年5月,就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职学生首次被纳入资助体系,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可领到1500元,国家资助2年,第三年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取得部分报酬用于助学。另外,学校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还有各种资助政策,目的就是帮助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听了老师的介绍,我长舒了一口气,我这三年可以不必为生活费担忧了,可以安心学习了。
除了在经济上给予我们资助,学校老师在生活上也像亲人一样关心着我们。他们经常到宿舍嘘寒问暖,问我们上海饮食是否习惯,气候是否适应。生活上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学校专门有心理老师,和我们谈心,帮助我们打开心结。周末,学校还组织我们出去参观、旅游,见识上海风土人情。学校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上,学校先进的教学工具,老师们丰富的知识和别样的教授方式,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居里夫人说过“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是的,我们一定得好好学习,才对得起这些为我们辛勤付出的老师。
如今,我已来上海一年多了。回首过去,在我每次最绝望的时候,获得了太多人的帮助。一度时期,我内心有过一丝怨恨。我恨社会的不公,我恨贫穷的缠绕。而今,我学会了感恩。感恩国家和社会,感恩那些心存善良的人们。记得温总理说过“多难兴邦”,苦难可以让一个民族更加团结和强大。同样,对于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来说,苦难也是我们成长的良剂。面对苦难,我们不应怨天尤人,更不应自暴自弃。我们要相信,在党的阳光政策下,我们一定会健康成长。如今的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看着蔚蓝的天空,阳光倾泻在身上,感觉好温暖!社会的大爱温暖了我们这些贫苦孩子。大爱无言,我们唯有通过努力学习,将来依靠自己的能力,把这份爱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