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 张耀中
指导教师 金稚薇 刘霞
从小,父母、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告诉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以这样的民族传统而骄傲自豪。感恩,是对哺育、培养、教导、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少不更事,直到能为社会发光发热,这其中每一步都凝结着家庭和社会的付出,也承载着大家的期盼。更何况,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乏挫折和失败,那些为我们指点迷津、鼓励我们奋勇向前的声音,引领我们攀上一座座高峰,带领我们扬帆远航。故而,感恩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才使之成为现实。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中国自古特别推崇感恩精神,这从古代成语中可见一斑。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所以更何况人呢;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古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投桃报李的思想使这个世界洋溢着生命的气息,而不仅仅是一个由阳光、空气和水分子所构成的物质世界。这就是华夏古老民族的精神,一个知恩图报的信念。学会感恩,学着去感恩,将冰冷的世界变得温暖,变得丰富多彩。人生是一场苦旅,它很漫长,但我们遇见了命运的恩人,是他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多彩。学会感恩,让感恩的心飞出万里,用感恩的心温暖整个世界。
懂得感恩不仅是种修养,更是一种态度,就如我们平时常说的“知足常乐”,要懂得体验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要坦然从容去面对这样的经历,提高自己的鉴赏力与生活的能力,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恩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所有的平凡与不平凡之中:感恩父母给予了生命的起点,感恩人生之路带来的一切艰辛与坎坷,感恩朋友间的平淡与真诚,感恩陌生人的礼貌与谦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对待父母,生活会变得更充实,世界也会变得更美好。感恩是一种敬重,居里夫人作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得主,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能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感慨便能传递。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现阶段依然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跋涉着,大多数时间只能从精神上给予他们回报和慰藉。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美德,更是生活中的大智能,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职生,我们更应该传承并把它们发扬光大!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总之,人无论贫困富有,地位无论卑贱高贵,心怀一颗感恩的心都是必需的。感恩国家给了我们安逸、平和的生活学习环境,感恩父母赐予我生命,把我养育。感恩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比如,你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他们的担忧。如果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就算成就再大,可是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却毫无价值,只不过是一名不值一提的泛泛之辈。反而言之,如果没有一颗理智上进的心,就算有感恩报答之心,又如何能使之付诸实践呢?
“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只有立志前行,才能不断看到新的世界;只有播种,才能够收获你想要的果实;只有拼搏,才能品味幸福精彩的人生。毕加索说,“你就是自己的太阳。”所以,主宰自己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周恩来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不但没有被困难吓倒,反倒激起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满腔热情;邓小平的几次沉浮,不但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倒激起他为祖国做出贡献的热情,描绘出改革开放的蓝图。也许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受万人瞩目,但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为这个世界发光发热,在一方领域成可造之材。
我于2012年开始在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中高职贯通模式学习,幸得国家每年给予我们每个学生“普惠金”的资助,更感谢学校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在新的学校生活中如鱼得水。“普惠金”和上海市奖学金体现了国家对我们的重视和关心,也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让我们能更安心的学习,更好的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以雷同的模式学习着雷同的课本知识,我已经可以在主课之外,开始专业化的学习,了解到更具有专业性、更贴近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技能。而我对自己则有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于是我积极参加各类考试和比赛,也由此获得荣誉和肯定,比如,入围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五届职业英语技能项目的决赛,获得计算机中级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师中级资格证书等。考试和比赛必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精力,但也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和提高了各种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提升了专业性。在实践中,我很高兴在学校团委工作,并获得挂职锻炼的宝贵机会,毕竟,象牙塔中的我们,终有一天将走出去面对真实的世界,而提前实践的机会,将帮助我明确自身目标,发现不足之处,更将对我的发展目标起到指导性作用
我一直信守一句话——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古人也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下的不顺利是为了锻造我更好的抗压抗挫能力,同时也能培养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将为今后的长材之路打好基础。挫折,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磨难,也是不可或缺的伙伴。有人曾把挫折比喻为人类的第二次生命,这个比喻实在再贴切不过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在曲曲折折中描绘出自己的人生意义。成长,有的时候只需要一瞬间,当超越了那某一时刻的软弱之后,生命便更加充实了,甚至有时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可以这么的强大,就像重新认识了自己一番。反之,如果没有挫折的阻挠,也许这样的潜能将一直被埋藏。挫折就好比是一块试金石,因为只有在挫折和磨难面前,才能彰显一个人的意志和决心,才能发现他是否真正的怀抱发奋进取之心,是否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在这短短一年中,无论是文化知识上、专业技能上,还是个人能力上,我都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是我从未想到的意外惊喜,此次获得上海市一等奖学金更是对我过去一年努力的极大肯定和鼓励,让我对自身能力和未来成长充满希望,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我想,未来的人才不仅具备专业技能上的才华,更是对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要求,这比单一要求科学文化知识来得更困难、更有挑战性。因此,发奋、进取,成为一名可造之材,应当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立下成才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