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圆我电影梦

发布时间:2014-09-17 浏览量:0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鲁文涛

指导教师  张筠妍

   

“农村里竟然出了个艺术家!”如今,在我的老家,这是街坊邻居们提起我时常常感叹的话。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从小父母去上海打工,我作为万千留守儿童中的一员留在老家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照顾,吃的是爷爷的玉米蕃薯,尝的是外公的青菜萝卜,整天同村里的一帮孩子一同撒泼。直到上学的时候,我才被父母领去上海,也正是那时起,让我接触到了一种称之为电影的艺术。

第一次进电影院,我是跟着学校一起去的。我至今仍记得非常清楚,那部叫做《可可西里》的片子。或许是头一次的新鲜感,又或许是电影院安静的气氛,我完全的沉浸在了电影之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了那种不能自拔的感觉,电影里那凄凉而又悲壮的的情绪深深影响到了我,以至于我早已泪流满面却不自知。当影院的灯光亮起时,我仍静静地坐在位置上,这时,同学们看见了我通红的眼睛和脸上的泪痕,开始大声笑话我,然而我并不在意,我只是低下头,内心高呼着,我爱上你了——电影!

回到学校,老师希望大家能写个影评,参加学校的影评比赛,但大家都摇摇头说没看懂,只有我果断地举起了自己的手,我知道,我爱它,就要证明给它看!我的第一篇影评在校园里获得了优秀奖。老师后来跟我说,虽然你没完全理解这部电影的内涵,但你的感动打动了我。

由于父母忙于打工,加上经济也没那么富裕,平时的我没什么额外看电影的机会,所以我从不错过学校组织的任何一次去影院的机会。每一次我都会被影片中动人的场景感动得流下热泪,以致于同学们养成了时不时看看我脸的习惯。那时的我被电影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却不知有朝一日,我也能走上这条神奇的道路。

在我中考的时候,由于户口的关系,我必须回老家读高中。那时的我心里充满了恐惧,或许是下意识地觉得,回到老家就很难有机会上一次电影院,就会离我的电影梦越来越远了。正在我纠结踌躇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在招生,可以招我这样的孩子,而且以后也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最主要的是,学校里还开设了话剧影视专业,这不正是我一直梦想的专业吗?当时看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蹦了起来,一个崭新世界的大门向我敞开了。电影、艺术,我曾经向往和憧憬的世界竟然一下子降临到了我的眼前,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但当我看到学费一栏的时候,我的兴奋之情一下子冷却了下来。以前听说艺校学费高,却不想有那么高,我一个农民的孩子,哪读得起?我感到的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我的梦想之路难道就要因为经济的原因而无法启程吗?看着我失落的表情,我父亲把我叫到跟前,他问我,你喜欢电影吗?我说我当然喜欢?他又问我,有多喜欢?我安静了一会,突然大声的说到,它就像我的生命!我父亲笑了,没再说什么。我后来才知道,我这句像“热爱生命一样爱电影”的表白,让这个淳朴的农村汉子暗暗决定用行动来表达对我的支持,“砸锅卖铁”也要让我圆梦。

那天起,父亲开始给我筹集学费,四处奔波,父亲为了我,似乎什么也不在乎了。忙碌的父亲让我心生愧疚,每当看到父亲的苦,我就感到自己是多么的自私。几次都想和父亲说我不读戏校了,但是对梦想成真的那种强烈渴望又让我无法放弃,几次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在我做着痛苦的挣扎时,一天,父亲忽然满面喜色过来找我,说我们不用再担心学费的问题了。因为我们家是双农户口,可以得到国家的学费补助!这消息如同春雷一般在我耳边炸响,我激动的问父亲,能补贴多少,父亲大笑着告诉我,一大半!天哪,这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

2010年的10月,我终于如愿以偿,走上了追逐自己电影梦的道路。这梦着实来之不易,我深知,这多亏了上海市教委的资助政策。这个政策不仅对像我这样的农村家庭孩子提供了免费教育补贴,还对每个就读中职校非毕业年级的学生提供了国家助学金,作为生活补贴,我从心里感谢上海市教委,是它出台的资助政策,给了我追逐梦想的资本。

当我信心满满的踏上这条路时,我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由于我只是爱看电影,专业上没多少功底,所以学起来很吃力,但父亲一直鼓励我不放弃,不言败。于是别人练习一次我就练习三次;别人放松玩乐,我仍然努力练习……终于我在短短一年之间,就从专业吊车尾,成了班里数一数二的成绩。从原创音乐剧《热爱》中的一个配角成长为毕业大戏《不随光阴而去》中的主演,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演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我每年都能评上学校的奖学金,上海市中职学校奖学金,算上国家的补助,我不禁发现,自己不但没交学费,学校每年还反而补贴我了好几百,我把这笔帐告诉父母时,他们别提有多开心了。后来,我还有幸评上了上海市三好学生。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肯定,也是鼓励着我勇敢朝着自己梦想走下去的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艺考的时候,我凭借三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专业第一的成绩,这将是我人生崭新的开端。欣喜之余,我也清楚的知道,这份收获多亏了父亲的鼓励与支持,多亏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帮扶。

在3年的学习中,我每年都能享受到国家资助,它们不但在经济上给我提供了补助,更多的是内心的激励与鼓舞,是对我梦想的支持。与此同时,它们让我学会了感恩,如果没有这些资助金,那么多困难不会迎刃而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感恩不是豪言壮语,而在在于实实在在的行动上。还记得中职二年级的时候,我组织班级去贫困郊区的学校,陪伴同样来自农村的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虽然很辛苦,但这份付出让我得以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份温情和关怀传递下去,让我感受到了给予的喜悦,我想今后我会作出更多的努力来回馈社会,回报祖国!

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曾经说过:“人不可因名声与荣誉而盲目,因为所得来的都是身外之物。”我同样不会安于满足如今微不足道的成就。不久,我将站在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但我的目标将不会改变。未来的路或许是坎坷的,或许是凶险的,或许是煎熬的,但有了资助的相伴,我的心灵不再寂寞与无助,我有勇气和自信走好未来的路。而我奔腾的目标,我飞翔的方向,我忠实的生命,就是那不肯放弃的电影梦!

上海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86-21-64829191 地址:徐汇区冠生园路401号
南京君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4
沪ICP备11012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