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唐蓉蓉
指导教师 董慧丽
每个少女一路上都是伴随着梦走来的,我也是,曾经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起幻想过:考上一所普通高中,再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住一个宿舍的上下铺,一起讨论着今天这个老师讲课的内容多有趣,那个老师讲的却像催眠曲……但现实却狠狠击碎了我这美好的梦;我不能参加中考,这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让我仿佛笼罩在恶梦之中。
虽然我来自农村,但父母从小就把我带到了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生活了。父母在上海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打临工来谋生,我们在上海租房子,有时候房东不愿意租了我们就得搬走,再换新的地方居住。近十年里,我已经和上海有了深厚的感情,对这里的环境也非常的熟悉。当得知中考政策不允许外地生在上海参加考试时,父母也不是没想过要让我回家乡,但十几年的感情使我不愿回到那个已经陌生的故乡了,我的任性加上父母的不放心,最终我还是幸运的留在了上海。当时我就像个放羊的小孩,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随便进哪所学校都已不再是我所关心的事了。我开始消沉,开始无所事事,进入中专后,我曾经的梦想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跟我的梦想实在差别甚大。陌生的环境,地区的差异就像是一层无形的屏障,生生隔开了校园和我的距离,我也不由分说地远离,失去了方向感,迷失在自以为是的看法中。我甚至一度产生了反正就是混两年就能拿毕业证书,到时候随便找个工作,碌碌无为的一辈子就这样算了。
但这时一个对我来说天大的好消息降临在我面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可以参加三月份三校生的高考,我也可以上大学了。得知这一消息后我欣喜若狂,但转瞬想到,我家里的条件并不好,父母都是来上海打工的,居无定所,来中专就读的学费都是父母省吃俭用下来的,将来高复,考大学支付的是更加高昂的费用,想到这些,我不禁望而却步!父母为我付出的已经够多了,看着他们为我的学费愁白了双鬓,我不能再自私的要求他们更多;挣扎间,班主任走过来叫住了我:“从你到校第一天我就注意你了,你是个文静乖巧并且很聪明的孩子,但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想成功,就要用智慧和自身的魅力去征服他人,你的成绩很优异,刚好学习委员这一职位正空缺,就由你来担当吧……”我听见老师缓缓道出这段话。“老师,我恐怕不行吧”我慢悠悠又带点不自信的回答道。仿佛我的回答已经在她的意料之中,班主任微笑着说:“还没大胆尝试就急着否定,未免太言之过早了一些,加油吧!”随后又接着说:“对了,我了解你的家庭状况,知道你在担心些什么,现在国家在助学上有一些优惠的政策,我查了你的资料,发现你正好符合该政策。”此时,我不知怎么来表达这激动的心情,只向老师深鞠一躬,并用响亮和坚定的声音表达:“老师,请你相信我,我能行!”
在知道国家向双农、家庭困难的学生有免学费补助,每个月还有150元的普惠金时,仿佛过去的一切担心顿时都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以后参加高复班外地生还有可能报销,考上大学后,成绩优秀的话可以拿到奖学金,足够交自己的学费。我已再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有的一切在得知国家的这项助学政策后就像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一般充满着希望。我也不再彷徨,不再退缩,我开始相信自己,并用智慧和自身的力量征服了老师和同学,担任学习委员,自身成绩优异,在学习的两年中,拿到了学校大大小小的奖学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认可和支持,并获得“上海市一等奖学金”的荣誉。在提高自身之际,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用好的习惯和方法去影响他们,同时,促进了整个集体的共同进步,也增进了同学间的深厚情谊。现在,我和班内的同学融洽相处,宛如兄弟姐妹;历经两年的磨练,现在的我完全区别于刚进二轻的我,我已经可以完全独挡一面了,这完全是国家的助学政策给予我的力量和自信!
国家实施了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相信解决了许多和我一样为学费而苦恼的学生和家长。有了这样的好政策再加上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支持,我很快的投入到了学习当中。有人说过: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那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我或许可能曾经迷失过,但国家的免费助学政策把我及时从迷茫中拉了出来,让我关心鼓舞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并且找回了真正的自己,明白了真正要追求的目标。
这一刻,我感觉自己成长了,不是因为时间的流逝成长,而是我懂得了感恩,现在我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是达不到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资助、学校领导、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我想,我的感激之情永远都会铭刻心间,永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经历,是国家的助学政策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我有报效祖国的愿望,但我也知道,报效祖国并不只是口头的承诺。现在,我还是一名学生,我就应该学习好书本中的每一个知识并加以运用,考上大学,为国家尽力,为父母尽孝。
我不再继续做梦了,要活在现实生活中;我想每一个和我一样受国家资助的幸运儿都要懂得知恩图报,我们将会把这一美德不断的传承下去,有我们共同的努力,相信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未来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