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利文浩,很荣幸成为本次资助大会的学生代表在此发言。
追寻梦想的道路总是充满坎坷,可这些阻碍也试验出了谁对梦想更加执着。如今,我创建的公司已经形成规模,而七年前,我还只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为温饱忧愁的本科新生。
那时的我,刚刚走进陌生的交大校园,满怀理想,告别了父母,却告别不了家庭的贫困,逃不开生活的重压。在同学们进入校园满怀新鲜感地享受着快乐的校园生活的时候,我却因为没有足够的生活费而感到更多的是无助与迷茫。为了解决生活费问题,减轻家庭压力,无奈之下我只能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着多份兼职工作,包括周末时间给初高中生做家教、自学网站编写技术帮助别人做网站外包。然而大学学习压力非常大,为了兼顾学业,弥补因为兼职而耽搁的部分课程,我大学第一学期基本没有假期和周末,那段时间身心压力远高于高三备战高考的时期。后来学校的思政老师了解到我的困难后,帮助我申请到了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收到这份助学金后,我万分感慨:这一份国家助学金对我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它相当于是我兼职工作150小时的收入。也就是说,我可以在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将课余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去。我也因此很幸运,第一年的学业没有拉下太多,成绩达到了年级前10%,很荣幸地获得了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得到了这项奖学金后我颇有感触:我想,如果我能够在学业上一直保持优秀,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奖学金解决我的生活问题,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上,进而又促进我学业的进步,提高自身实力,用自己的才智解决自身缺钱的问题并创造更大的价值。于是,我夯实基础,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接下来三年的本科阶段,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获得了3次国家奖学金,先后获得了保送交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并在计算机系统领域多个国际顶级会议发表研究论文。现在,我不但早已解决了当初一直所烦恼的缺生活费问题,还在学业、科研方面获得巨大的收获。
在研究生期间的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一项计算机芯片安全技术并产生强烈的兴趣,在深入挖掘后研究出能够解决手机系统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意识到手机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该项技术潜在的巨大市场后,我组建了几个人的团队,创立公司,满怀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中,期望将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产业化。除去吃饭和睡觉,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数个月后,终于研发出国内首个手机安全系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这时的我以为梦想即将照进现实,可现实中的重重困难,却让我几度险些放弃梦想。公司初创,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各方面的巨大支出和开销,更大的问题则是来自行业的不认同:仅凭几个学生、几项技术和专利,有什么能力推动手机产业的发展迭代。在几次与大型手机厂商商讨合作不欢而散后,我们几乎已经拿不出钱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如同刚入学时那样,这时的我又缺钱了,只是这次我缺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费,而是如何让团队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活下来并取得突破。在这样窘迫的环境中,学校主动提出为我们提供包括办公孵化场地、校友资源整合等全面的服务,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并委托老师专门协助我们规划团队顶层设计。在学校的支持下,我再一次坚定信念,带领团队突出重围。我充分发挥了团队在科研方面的优势,通过在国内外安全会议、论坛发表技术分享与产品演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累积出了很高的行业人气和口碑。经过近一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公司初具规模,已经与国内外不同企业建立了深入的产业合作。
七年来,从贫困入学到创立公司,从艰难起步到梦想初成,不仅来自于我与团队的共同努力,更来自于学校和国家的关怀与资助。如果当初没有得到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我可能不得不将许多精力耗散在兼职工作而不是学习上,最终也很难在学习和科研上取得好的成绩;如果当初不是学校在我们团队困难的时候大力帮助、支持我们,可能我们团队早就散伙了。学校与国家的帮扶助力我实现梦想,正如交大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所传达的精神,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那份回报学校、社会的责任,时刻提醒自己要将回馈母校和社会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奋进,勇攀高峰。
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 上海交通大学 利文浩